走高端路線,實現國產化。走高端路線已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具備前瞻性的精密零配件加工企業也看到了未來國產機床的走向,早已投入到高水平產品的研發中,給了國外企業一記重拳,也為國產機床企業樹立標桿。近幾年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機床工業的發展。我國精密零配件加工機床產業擁有數十年的經驗,盡管多年來發展勢頭強勁,但在技術上、戰略直沿著老路走,沒有從根本上尋求改變發展思路。面對國內際市場的要求,國內機床產業進入調整期,加強產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很多精密零配件加工企業都加大了技改力度,購買更新設備,甚至于不惜重金購買進口高檔數控機床。但好的設備僅僅是基礎,還必須有好的工藝手段做支撐,有“懂”它的工藝人員通過合理的切削參數、工藝設計來實現良好的制造。因此,對關鍵核心工藝技術的傳承和創新,可以確保好的設計,可以產出好的結果。而缺乏工藝技術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性水平的整體提升。
在“十二五”規劃中,精密零配件加工機床產業已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高、精、尖”是未來的發展重點,對于國內機床企業來說,這也是必經之路,唯有創新才能與國外產品抗衡,在競爭中殺出一條出路。政策的東風推動國產機床的前進步伐,強勁的增長勢頭也將會鞏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機床消費國和生產國的地位。
我國精密零配件加工機床制造起步較晚,專業人才匱乏等短板在短時間內無法彌補。減弱對進口依賴,就應該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加大對精密零配件加工機床研發的投資力度才是解決之道。國產機床是否能突破進口機床的圍困,還看未來我國高端機床制造是否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技術創新和機床產品機構升級是國內精密零配件加工機床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效率低下高能耗的精密零配件加工企業勢必遭到淘汰,只有順應市場需求走高科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立足市場。
|